王刚 阿里达摩院人工智能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协同智能不论是在在感知、决策,还是在控制上都是对单车智能的全面升级。
王志勤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通信技术是汽车向智能化和网联化发展的重要助推剂,C-V2X,支持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和应用服务升级。
项党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前瞻技术研究部副总经理:跨界融合汽车、交通、通讯等行业技术,构建服务于“汽车全生命周期服务及用户出行移动服务”需求生态是大势所趋。
李丰军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研发总院副院长/智能网联开发院院长 :在智能化、网联化、电器化、共享出行驱使下,给我们产业带来的是五大影响,一是跨界的冲击加剧了竞争;二是从产品的竞争逐渐升级到了产业生态的竞争;三是产业价值重新进行了分布;四是数字化转型逐渐加速;五是知识的融合不断加快,各个行业跨界不断的在进行融合。
边宁 东风汽车公司技术中心智能网联部副部长 :我们对于智能化和网联化的理解是:智能化主要是自动驾驶,智能安全,以及智能化可以给驾驶提供相对便捷和舒适的驾驶环境;网联主要聚焦于共享、安全、服务。
刘卫国 吉利汽车研究院总工程师:说实在的,AI是不是一个良药?是不是能够解决未来得三级和四级以上的自动驾驶技术?目前来说还是一个未知数。有的时候不要太迷信一些技术,有的时候我们要统筹的去看,当然AI是一个非常好的技术,如何用好,如何把它作为一个核心的技术加上我们基于规则的这种综合的系统去做,我相信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
蒋京芳 博世底盘控制系统中国区驾驶员辅助业务单元副总裁:自动驾驶是未来出行的发展趋势,Level2已经在中国落地了,我们看到很多项目得到量产。Level2.5或者Level3我们指日可待。Level4、Level5需要更多开放和合作。
张建中 英伟达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从2010年开始,我们都知道摩尔定律已经失效了,可是大家对计算力的要求在无限增长,AI发展,尤其深度学习,对于大数据应用挖掘和利用,促进了对计算力强大的需要。
田锋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汽车电子副总裁:有三个因素能够引爆汽车工业革命,一是价格颠覆,二是使用成本颠覆,三是体验颠覆。
阚志刚 梆梆安全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我们公司从2015年开始进入到智能网联汽车安全领域,遇到了很多的难以想象困难和问题,今天我想呼吁我们一起最终建成基于生命周期的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体系建设。
韩旭 景驰科技CEO:智能网联汽车的车路协同,可以用路灯来做比喻。我们现在城市的道路上都有路灯,所以有的人开车,开到晚上的时候忘了把车灯打开,路上都很亮,即便这样,车一定要有车灯,车在开的时候,到了乡间如果没有路灯的时候,车要具有夜晚行驶的功能。
彭永伦 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副院长,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顺义)常务副主任:我们觉得智能网联汽车是本来由三个很大的专业领域,一个是智能,一个是网联,一个是汽车,总体构成了这么一个很复杂的系统,从产品包括技术研发设计,到加工制造,测试验证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有这三个环节形成一个循环的迭代,我们觉得才能够推动技术和产品的升级,产业的升级。
田忠 英特尔技术政策总监:我们带来的责任敏感安全模型,能够实现我们提出的自动驾驶四个目标,第一个是安全,第二个是透明,第三个是经济,第四个是实用。他作为一种开放的透明的行业标准,为自动驾驶汽车决策过程提供一个可验证的安全保障。
陈锋华 新岸线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对于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我们绝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车上,但是在整个体系中,我们认为车只是一个APP,推动这个体系发展核心关键是网,如果与互联网类比,我们可以说车联网是网,智能车是一个APP,就像我们当初没有网络的时候,计算机其实属于一个单机的时代,如果将来没有车联网的话所有车停留在单车的时代。
胡大林 北京赛目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如果大家以后想做仿真,第一件事情关注动力学模型,这很关键。动力学模型好不好,关系到你的算法测试准不准,很简单的因果关系。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