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届回顾  >  往届新闻  >  2023 

2023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嘉宾观点集锦-全球创新成果发布秀: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场景及研究成果

发布日期:2023-11-22 11:33

字体:【 默认 超大


 

许艳华 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联盟副秘书长

当前,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已经成为汽车产业变革的主要方向。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不容忽视。以应用带创新,以创新促应用,强化上下游企业协调联动,推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协同和市场应用的产业协作,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激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新活力具有促进作用。

成果发布

 

公维洁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基于C-V2X的智能化网联化融合发展路线图》:

全球通过政策引导、频谱规划、技术路线图研究、示范项目等方式,加速网联化融合发展探索。智能化网联化融合路径逐渐成为全球共识,我国进一步提出的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路径,支撑全球引领。

 

宋博伟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技术协会 新一代计算标准工作委员会 智能芯片专题组组长——《智能驾驶计算芯片性能评测标准化白皮书》:

建立面向自动驾驶应用的计算芯片相关标准,有利于推动形成行业共识,明确标准化工作重点,统筹协调优势资源,加速产业链及生态的建立与完善。面向自动驾驶应用的计算芯片可能涉及多个传感器,多个网络以及多个传统CPU的处理流程。如果基于该流程进行评价是个复杂的,难以统一的方案,因为不同面向自动驾驶应用的计算芯片针对的应用场景不同,配置的异构运算单元能力不同,部署的方案不同。

 

李国俊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数据管理处副处长——《202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

《年鉴》是我国第一本专注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实用性工具书,是经多位院士及行业权威专家指导,多渠道听取专家及企业意见,多轮评审,集合行业多方力量,历时一年完成全书编制。《年鉴》从管理、政策、研发、技术、产业、市场、应用等多维度展示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汇集行业发展各阶段的优秀产业成果及创新案例,引领行业持续发展。

 

刘斌 中汽中心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汽车行业数据治理白皮书》:

《汽车行业数据治理白皮书》,在分类分级方面,加快汽车行业数据分类分级技术标准和法规出台,明确分级保护数据类型;在重要信息和重要数据保护方面,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汽车行业实施细则,更好促进企业开展数据合规工作;在数据跨境方面,建立汽车数据跨境白名单;地理信息方面,在严格遵守地理信息政策基础上,探索从出台标准、合规指引、试点探索、优化审核流程等方面形成综合性管理方案,支持行业合规工作和创新发展。

 

邹广才 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副秘书长、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副总经理——《车规级MCU芯片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

“车规级MCU芯片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目前车规级MCU芯片成熟度评价研究尚属空白。第一,国产车规级MCU芯片的整体性能与国外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通过上车应用测试,实现产品优化、技术迭代升级;对国产车规级MCU芯片进行客观、量化的评价,优先推动成熟度较高的国产芯片上车应用是一种有效的措施与手段;国内当前的关于车规级MCU芯片的系统性研究成果均为定性分析,未有定量分析。“车规级MCU芯片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对国产汽车芯片产业发展具有突出的意义:第一,明确国产车规级MCU芯片存在的具体问题;第二,使国产芯片得到客观量化评价,可为国产车规级MCU芯片产品选型与推广提供有力依据;第三,为国产车规级MCU芯片的技术攻关、产能提升、应用推广提供有利参考。

 

安晖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测评指标体系及结果分析》:

工业和信息化部智能网联汽车软件检测中心依托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测评活动。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渗透及测评活动已连续4年举行,以政策法规为指导、技术标准为依据、渗透经验为助力,旨在测试摸底行业内智能网联汽车在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方面的防护情况,为行业主管部门提供参考,助力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技术发展。未来,我们将从四个方面开展工作:第一,完善测评指标体系、拓展测评维度;第二,标准落地验证,推动行业规范发展;第三,以测促研,助力安全左移提前防范风险;第四,搭建安全服务平台,形成一体化服务模式。

 

杨强 北京赛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TO——《自动驾驶算法的安全验证策略》:

如何确保自动驾驶在道路上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一直是行业关注和探讨的重要话题。基于场景的仿真测试验证和通过统计分析确认安全是应对智能网联汽车(ADS)安全验证挑战的有效手段,这将是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向前发展的关键一环。

 

韩昭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监——《汽车数据交互区块链平台》: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存在四个问题,包括数据体量不足、数据孤岛、数据安全问题、数据价值变现。“汽车数据交互区块链平台”的愿景是“构建高效可信的数据交互环境,加速中国汽车产业数据生态的建设”。

 

李方正 新能源汽车品牌集群副秘书长——《品牌评价·新能源汽车》(草案):

《品牌评价·新能源汽车》将从建立科学规范的品牌评价体系、选树培育优质新能源汽车品牌、增强新能源汽车品牌等方面提高中国新能源汽车整体品牌竞争力,增强我国在全球品牌评价中的参与度和话语权。

 

余超 吉利研究院智能车云研究总工程师——《云原生技术赋能智能汽车新体验》:

我们的愿景是打造好看、好玩、好用的座舱体验。据介绍,云原生技术是面向智能汽车座舱体验的专属云应用架构,可以比做一个数字孪生的云端虚拟的空间,云原生技术打破硬件算力瓶颈,实现云端计算,释放本地算力芯片算力。

 

张侃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数字化与智能网联总监——《中国首个量产SOA架构下的“自定义场景编排”》:

岚图汽车打造的中央集中式SOA电子电器架构是国内最领先的“软件定义汽车”架构。据介绍,其可以满足“千人千面”的用车场景,为用户带来最前沿的用车体验。

 

疏达 北醒(北京)光子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强感知、高安全,激光雷达助推智能汽车发展提速》:

激光雷达作为主动探测的传感器,具有非常好的物理原理特点,例如其不受白天或黑夜光照环境变化的影响,对颜色或气候变化也有非常好的适应性。其对小目标探测能力具有准确、稳定、可靠的特性。激光雷达被认为是最高效感知传感器设备之一。

 

吴迪裴 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品牌高级总监——《极氪NZP高速自主领航辅助系统》:

在现阶段很多高阶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仍然在行驶安全和高效通行之间寻找平衡点,使得一些用户在真实使用环境下,并不太愿意开启。极氪NZP高速自主领航辅助系统利用了强大的硬件方案和先进的算法能力,可以兼顾通行安全和高效运行,真正做到通勤智能辅助驾驶,让用户可以放心使用。

 

井柯 杭州安恒车联网安全技术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车联网安全运营中心VSOC》:

我们做车联网安全运营中心的场景,以及VSOC场景主要聚焦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车端安全分析上,对车辆的整体安全状态进行监测预警;第二,在云端安全态势上,对车联网云端业务系统进行安全态势感知监测;第三,在V2X安全监测上,针对国内主流的V2X应用场景,对车联网自动驾驶道路进行全方位安全检测;第四,通过对车辆自身、关键云端业务、相关系统的安全数据收集,对车辆的智能业务,进行安全监控识别关键业务中的风险并及时进行告警与处置。

 

张凯琳 北京全景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产品架构师——《智能网联汽车一站式全景声沉浸体验解决方案》:

全景声沉浸式5D座椅基于座椅律动、氛围灯、空调、香氛与视听结合,随WANOS的电影、音乐、视频、游戏内容或指令而变化,视听嗅触四感交织,让驾乘者可以在车内获得深层的沉浸式娱乐体验。结合 WANOS全景声 身临其境的感觉,该系统将漫长的旅行时间转变为令人兴奋和奢华的体验。


上一篇

下一篇